当前位置:法律知识 > 非法经营罪 >

非法经营罪的出罪事由介绍

2021-03-19       作者:信之源
非法经营罪第(一)项规定的本质是违反了商品买卖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,第(二)项是对市场准入制度的间接违反和侵犯,原因在于此类文件是市场准入的依据和前提,第(三)项是对金融服

  非法经营罪指违反国家专营专卖的规定,未经许可经营专营、专卖品,或非法经营证券、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,扰乱市场秩序、情节严重的行为。

非法经营罪

  非法经营罪第(一)项规定的本质是违反了商品买卖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,第(二)项是对市场准入制度的间接违反和侵犯,原因在于此类文件是市场准入的依据和前提,第(三)项是对金融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制度的违反,第(四)项重点为“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”。

  其犯罪构成,根据三阶层理论,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
  一是构成要件符合性,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相一致。

  二是违法性,即犯罪行为不仅要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,还必须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。

  三是有责性,对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、犯罪的主观故意或过失等作要求。

  非法经营罪要想出罪,必须是某一方面的构成要件,不满足阶层条件的要求。

  1是否违反构成要件符合性

  根据《刑法》第225条的规定,非法经营罪的基本构造包括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、非法经营、扰乱社会秩序、情节严重。

  其中,“违反国家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”是非法经营罪的逻辑前提,也是非法经营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的法律依据。如果没有“违反国家规定”,即不符合“构成要件符合性”,不成立非法经营罪。

  所以,如果一个行为并没有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,而是违反了比国家规定位阶低的地方性法规、部门规章等,不构成非法经营罪。

  2是否违反违法性

  犯罪行为不仅要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,还必须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。

  非法经营罪中的“非法经营”是指违反专营专卖许可的经营,是法律不允许的行为。但是,持证经营的“许可”性质是如何界定的呢?是法律授权性的许可,一经违反,即具有刑事“违法性”;还是一般性的行政许可,超出范围不宜按非法经营罪处理。

  从专营专卖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背景的角度考虑,专营专卖在一定时期有特殊作用,但如果认为一经违反即具有刑事违法性,是对法律的过度限缩解释,有扩张刑法适用之嫌。

  所以,如果一个行为虽然违反了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,但该规定未将此行为作“构成犯罪的……追究刑事责任”的要求,同时司法解释也未将该行为解释为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的,不构成非法经营罪。

  同样,如果一个行为虽然违反了国家规定,并且该规定将此行为作“构成犯罪的……追究刑事责任”的要求,但刑事司法解释未将该行为明确解释为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的,也当然不构成非法经营罪——比如无照经营行为。

  3是否违反有责性

  非法经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故意,行为人必须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故意。

  如果行为人没有以谋取非法利润的故意,能够在主观层面否定行为人的主观恶性,则不构成非法经营罪。此时是否出罪要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、刑事责任能力等“有责性”条件,并结合刑法社会危害性的本质特征进行综合判断。比如,由于被雇佣,未获利,且不懂法律、法规或者买卖经营许可证的,不应当以本罪论处。

  4是否扰乱社会秩序

  非法经营罪出罪的主要理由之一,是没有扰乱市场秩序,无损国家税收,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,即在客观层面否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。《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(二)》第七十九条规定了非法经营罪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,不在规定中的情形是为出罪情形。

热门文章:
职业放贷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?

职业放贷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?

发布时间:2021-07-16
非法经营罪的数额认定方法介绍

非法经营罪的数额认定方法介绍

发布时间:2020-06-30
非法经营罪无罪辩护要点介绍

非法经营罪无罪辩护要点介绍

发布时间:2020-06-29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