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法律知识 > 企业类犯罪 >

企业家犯罪原因及风险解析

2020-11-13       作者:信之源
企业家犯罪原因一般可以概括为两种,一是明知故犯型。这类犯罪的企业家对什么是犯罪、犯罪有什么样的后果是清晰而明了的。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,资本的天性是冒险,为了取得竞

  企业家犯罪原因一般可以概括为两种,一是明知故犯型。这类犯罪的企业家对什么是犯罪、犯罪有什么样的后果是清晰而明了的。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,资本的天性是冒险,为了取得竞争优势、取得额外利润而疯狂犯罪。企业家并不生活在真空中,而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,具体表现为四大关系:一是企业家与国家的关系。包括税收征管、环境保护等各种行政管理关系。

企业家犯罪风险

  一些企业家为了获得竞争优势、取得额外利润,通过虚开发票、污染环境等方式,获得额外的利益,必然触犯刑律。二是企业家与合作伙伴的关系。不限于自己的合伙人,还包括投资方、合作伙伴、银行等等。与合作伙伴之间是利益共同体,利益需要共享,如果不能很好处理这些关系,就有可能涉及职务侵占、非法集资等犯罪。三是企业家与竞争者的关系。有些企业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搞垮竞争对手,甚至铤而走险,最终涉嫌犯罪,如行贿罪,侵犯商业秘密罪等。四是企业家与消费者的关系。一些企业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,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,最终走向犯罪。

  除此之外,更有一些企业家常常不知道什么是犯罪,由于法律意识淡薄,最终走上犯罪道路。如常见的骗取贷款罪,一些企业家常常觉得只是有点不规范行为而已,怎么会涉及犯罪?企业家更多的关注商业风险、技术风险以及如知识产权等民商事法律风险,而忽视刑事法律风险。很少有企业家聘请专业的刑事法律顾问,内设的法务部门也大多只关注民商事法律风险,只有在事发之后才会寻找知名刑事专家、刑事律师寻求帮助。过去,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高GDP,对那些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的一些违法行为,地方政府会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,使得这些企业家产生一种侥幸心理,从而忽视刑事犯罪的法律风险。

  有些企业家对刑事法律有一定的了解,其中有一些甚至善于研究法律,但缺少对刑事法律的敬畏,从而铤而走险导致犯罪。对有些企业家而言,他们认为风险与收益是相伴相生的。一方面风险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未知的不利影响和损害,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。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,不冒风险意味着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。因此,为了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和高额收益,他们选择了踩法律的红线。

  业家在企业经营的不同环节都面临刑事法律风险。根据《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》,2014年案发环节频率最高的依次为日常经营和贸易环节、财务管理环节、产品生产环节、融资环节。企业家在不同环节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也不同,下文将对这些环节出现的高频罪名进行罗列。

  企业家在日常经营和贸易环节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主要有非法经营、诈骗、知识产权犯罪,其中企业家较多触犯的罪名是假冒注册商标罪、合同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。

  企业家在财务管理环节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主要为税收、发票管理、职务侵占、资金挪用等方面,其中企业家较多触犯的的罪名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、用于骗取出口退税、抵扣税款发票罪,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。

  企业家在产品生产环节较多触犯的罪名有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,生产、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、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。

相关推荐:
热门文章:
民营企业家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

民营企业家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

发布时间:2021-05-27
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

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

发布时间:2020-10-28
刑事合规业务的内容主要有哪些

刑事合规业务的内容主要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1-04-15
关注微信